景观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十三种平面构成铺装形式!
时间: 2024-04-14 07:29:08 | 作者: 工程案例
是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元素,因此和谐的铺装对园林景观整体美的展现特别的重要。本文主题
景观铺装,不仅仅具备组织交通和引导游览的功能,还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活动场地,同时还直接创造优美的地面景观,给人美的享受,增强了景观艺术效果。
园林景观铺装设计主要在平面内完成,因此将平面构成理论引入到铺装设计中并加以合理运用,能使地面铺装设计更为科学、合理,艺术效果更为强烈。
平面构成的主要造型手段有以下几种种类:重复构成,变异,渐变,发射,肌理,近似构成,密集构成,分割构成,特异构成,空间构成,矛盾空间,对比构成,平衡构成。
重复是指相同或者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出现。重复构成铺装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有节奏感的效果,同时也加强对象的视觉记忆。
变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此打破规律性。变异的效果是从比较中得来的,通过小部分不规律的对比,使人在视觉上受到刺激,形成视觉焦点,变异构成的铺装是打破单调,产生新奇的、生动活泼视觉效果的铺装形式。
渐变是一种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对应的形象经过慢慢地过渡而且相互转化的过程。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可以造成视觉上的幻觉、进展的速度感。
发射具有很强的空间速度感、辐射感和方向感,在设计中,发射具有重复和渐变的某些特征,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或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发射具有独有的聚集特性,常常成为现代设计作品中的亮点,被大范围的使用在广告设计、书籍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当中。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征。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物理属性,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肌理形态。
肌理构成即指将不同物质表面的肌理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构成设计。我们在铺装构成中把肌理的触觉带入人为体验感中,让肌理成为一种特殊的景观地面语言,以此带给人们更多的心理暗示,唤起人们对地面铺装的共鸣。
近似构成是基本形的变化,是重复的轻度变异,没有重复的严格规律,又不失规律感,近似求大同,有小异,能取得统一又富于变化的效果,近似的地面铺装使人百看不厌、趣味无穷。
密集构成的基本形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最密或最疏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地面铺装设计的视觉焦点,在铺装图形中造成一种视觉的张力,像磁场一样,并带有节奏感。密集构成能利用基本形数量和排列的不同,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铺装效果。
分割是把一个限定的空间,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的形态,形成新的整体形态。在铺装艺术造型中,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把材质、图形巧妙地配置起来,形成一个“割”而不断,“分”而不离的整体,通过分割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周密地排布,以达到地面铺装的形式美。
特异构成是相对的,是在保证整体规律的情况下,小部分与整体秩序不和,但又与规律不失联系,其变异的程度可大可小,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性。
立体构成是空间构成的一部分,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立体空间是引导了解造型观念,利用抽象构成能力,在结构上符合力学要求。立体构成通过材料、结构将形态制作出来,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在平面构成里,指真实的生活中不存在,在二维空间里运用三维空间的平面表现形式错误的反映出来的称为矛盾空间。矛盾空间通常利用视觉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了三维的立体形态,但在三维立体的形态中显出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造成空间的混乱,形成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空间。
对比是对抗的因素,是取得变化的重要手段,使形态生动、活泼、个性鲜明,产生强烈的刺激力和表现力。对比构成是指把一对或一组有着非常明显差异、对立的形象安排在同一副画面中,使之产生对照、从而使各自形象的特点表现的更突出,同时需处理好各局部之间的关系,使地面铺装在不同的材质之间,以及形式上达到和谐统一。
均衡的形态设计让人产生视觉与心理上的完美、宁静、和谐之感。平衡则侧重在变化中求统一。在平面构成中的平衡是指视觉上的平衡,但平衡的构图不一定就必须用到平衡,视觉平衡是指通过重新组构图形中的构成要素,使力量相互保持平等均衡的意思,即达到视觉上的平衡感受。
平衡是更丰富的形态了,平衡不是对称,平衡是运用大小、色彩、位置等差别来形成视觉上的均等。平衡是更丰富的形态,平衡不是对称,平衡是运用大小、色彩、位置等差别来形成视觉上的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