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实施工程单位国企与私企的区别总结版
时间: 2024-07-04 04:32:36 | 作者: 安博体育网页版下载
把前几天的文章总结了一下,写了个比较全面的解说,由于本人入职不久,很多行业知识可能了解不够透彻,不足之处,欢迎各位看官大人批评指正。
本来想搞个收费文章的,想想自己粉丝那么少,本来就没人看,还要玩收费,太对不起大家了,所以,还是免费吧,不过也欢迎各位看官大人打赏哈!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国企的背景就不多啰嗦了,带号码的建设公司,沿袭了军队编号的传统,是中国大型集团下属施工公司命名的一大特色,世界无双,而这其中最有名当属中铁和中铁建下属的1-25局了。众所周知,如今中铁1-10局属于中国中铁,中铁11-25局属于中国铁建,在中国铁路系统中他们属于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其他如中建中交中冶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这些为人熟知都有类似背景,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不那么家喻户晓的国企也是很厉害的,只是相对而言我们土木建筑行业不那么熟悉,在我的公众号【土木小生】回复【国企】,可以领取全部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名单。
私企,在此要特别声明:本文所述私企特指规模在500人以下的小微建筑施工公司,因为最近接触比较多。不是在总包单位做,还真是不知道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的“XX工程有限公司”,而且进入其中工作的大学生还真是不少。
这类企业老板的前身,基本上就是包工头出身的,在土木行业的黄金时代快速发家致富,盘子铺得大了以后将施工队带向了公司化管理,目前做得最成功的应该是宇宙第一房企的杨老板了。
他们的很大一个特点是基本上的白手起家,虽然发家致富了,但是骨子里文化水平还是不太高,做事的时候会有很多土办法,讲究实用性,我在工地上见过用保时捷拉水泥的,为人处世方面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哲学,在现代化程度上稍显不足。
也有某些二代依托家里资源出来做的,但是入了建筑施工的坑,就要遵守这个行业的规则,江湖气息相当浓厚。资源再多一点的就去做房地产开发了,不属于施工公司,在此不做赘述。
国企基本上是以集团为单位的,以最为人熟知的中建为例,组织架构如下:中建集团→中建X局→中建X局X公司→中建X局X公司X项目。
绝大多数人,尤其是我们的老一辈的那些工人,基本上大半辈子都是在项目上漂泊,虽然X局、X公司有很多很多,但是工人基数更多,能从纯粹的工人岗转到项目管理岗就已经很出色了,想要到公司级别的管理岗,估计只有十分之一吧。
所以我们在项目上能够正常的看到很多的老人,他们漂泊半生,有家不能回,一个人在外面栉风沐雨撑起一个家,非常的不容易,虽然也有些许陋习,但我们年轻人到了项目一线还是要给他们足够的尊重,毕竟他们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都多。现在项目管理者已经趋于年轻化,这一点我在后面会讲到。
这些企业一般校招的时候都是以局公司的的名义进行招聘,即中建X局;个别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分/子公司可以单独以本分公司的名义招聘,如中建X局X公司;社招的话一般是由项目部提出需求再由分公司进行招聘,也可项目部直接招聘后续再补全分公司的招聘手续,亦或由局一级直接从其他分公司调配。
校招力度很大,中建那边听说一年招两三千人,但留下的、长久坚持的,很少,离职率非常高,所以招聘力度才这么大。不过能坚持下来的,日子小康还是不成问题的,就是在项目一线没法照顾家庭,这个弊端在此先不提了。
社会招聘相对较少,要求比较高,大多数都是有具体的明确的岗位说明,比如说某分公司接了个以前本分公司没做过的项目,公司里面没人懂,至于为什么公司里面没人懂还能接到这样的项目,在此先按下不表。这时候就需要从外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工作,如总工,特聘专家,正牌项目经理很少外部招聘;也可由局一级公司从其他分公司调配一个懂行的人来协助,这种岗位都需要经验比较丰富技术过硬;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造价员预算员材料员质量员这种员级的招聘一般都是先签劳务合同,表现好再转劳动合同的。
私企呢,基本上没什么完善的组织架构,老板带头拉起一支队伍就开干了,有些公司是好几个人一起开的,盘子大一点的会有个像模像样的公司,也会有职能部门,但是基本上也是老板说了算,股东多的就开会讨论,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
稍微大一点的公司也会招大学生进来,但是没有完善的升职路径,老板看你表现好就给你升了,表现平平就混着,表现差的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就开了。
招的更多的是老板的亲戚,或是同乡,或是同乡的亲戚,反正都是沾亲带故的。这种情况在这种私企尤为常见,那些老板贫苦出身,困难的时候受过别人的帮助,现在发财了当然要报恩。
至于那些二代或者关系户开的公司,更多的是人情。谁谁谁以前帮过什么忙,安排他一个什么亲戚过来上班;谁谁谁跟公司有业务往来的,给家里亲戚安排个工作……这些都是要接着的。
私企管理较简单,没那么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组织架构方面绝大多数都是老板与员工直接沟通。
以国企技术员为例:技术员→项目副总工/项目部门副部长→总工/项目部门部长/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公司职能部门部长→公司副总→公司CEO→局级副总→局级总经理→集团副总。
绝大多数普通人,大学生,基本上就卡在项目副总这个级别了,极个别能力特别出色的能够进入公司级别的管理层,机遇再好一点的能够进入集团公司任职。
在国企里面,关系户是少不了的,有时候你拼尽全力业绩出色,可能也没有别人升得快,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你可能不服气,不甘心,觉得不公平,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我认为只要你能狗得住,耐心等待机会,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努力考证,提升个人的话语权,工作表现出色,在大型国企里面是有机会升任实权岗位的。因为国企有足够多的项目,足够大的平台让你去发挥。
早些年国企都是项目多得做不完,诞生了不少三总五项甚至更快上升的传奇经理,那时候就是因为项目多,经理又不能同时挂几个项目,提拔了不少人。
现在增速放缓,建设行业也没那么多项目了,这种快速上升的故事只能想想了,除非自身极其出色,愿意把全部身心都投入进去,迅速成长起来,再加上一点机遇,也许还有可能。
不过这种人真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离开国企平台照样也可以混得很好。否则的话就只能慢慢熬资历,考证评职称,慢慢往上升。
总的来说:国企有足够大的平台供你发挥,只有你足够努力足够拼,还是有机会往上走的。只是当你看到那些你觉得不如你的人却升得比你快的时候,你的心里会非常不爽,工作热情收到严重打击甚至因此自暴自弃,觉得表现再好再优秀,也不过是跟在别人后面吃灰的命,从此开始磨洋工,变成一个毫无职场野心的老油子。混着呗,反正又不会开除你,工资按时发放,工作也就那些事,就这样一天天变得麻木。
首先要声明,在我接触的这些小微私企里面,大多数都是做项目分包,毕竟公司就那么点大,资质不够,只能接一些专项分包做。路子宽一点的可以找大公司借资质来接项目,不过租借费可不便宜。
私企的发展路径我认为有两条:1、技术员→栋号长→现场负责人→多项目负责人→公司合伙人。2、技术员→栋号长→现场负责人→多项目负责人→自主创业。
在私企的线人以下的建筑私企,基本上就是家族企业,里面的员工全部都是沾亲带故的,就算是宇宙第一房企,也只是杨家的一言堂。当然,在这种5000人以上的企业,我们的目标就是职业经理人的岗位了,方向完全不一样了。
建筑私企里面,很多都是包工头起来,发家之后把自己的亲属和朋友都带出了,在管理模式上基本上就是老板说了算,主要岗位大多数都是老板的亲属,外人很难进入核心管理层,很难拥有财权。除非你常年跟着一个老板干且能力出众有足够的忠诚度,老板才会放心你。
很多同学都是说考个一建证找个私企当喝茶经理,因为很多微小企业并没那么多持证人员,而项目经理必须要有证,就衍生出了这种挂靠模式,持证人带证上岗,但是什么也不管,只管拿工资走人,真正做事的还是老板的心腹成员。
这种情况一种原因是持证人想要轻松一点,另一方面也是私人老板不愿意放权给外人管理,真正深入到现场管理的话,材料、施工、结算等涉及到利益的事情很多,老板并不放心交给外人。
国企发展路径很明确,但虽然能够一眼望到头,却没有几个真正能走到头的,我等凡人这辈子能混到项目经理级别就属于祖上庇佑了。
私企更看重能力,往往一个人要当好几个人用,所以在私企做会很累,成长也会很快,在发展前途方面比国企多了那么一点不确定性。
至于说国企关系户多的,私企关系户更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任何行业都避免不了。
这方面不用多解释,项目遍布全球各地,拉丁美洲不算远,美丽的非洲大草原也欢迎你去支援建设,这点也算是国企的最大弊端了——常年漂泊在离家千里的异国他乡。
现在很过国企实施工程单位也是进行区域化发展,可能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全国各地跑,会有更多的机会回家。然并卵,区域化公司基本都是以省为单位,总部一般在省会,但省会竞争非常激烈,不可能一直把你留在一个城市工作(除非管理层),给你分到那种不通高铁的地级市,回家一趟也需要很久,只是你在心理上会觉得离家近了一点,有点心理安慰罢了。
去外面闯荡可能钱会稍微多一点,对没关系背景的农村娃来说去外面挣个首付再回家乡发展其实也不算晚,说不定还有机会闯出点名堂。然而闯出名堂又怎样呢,父母孩子都不在身边,挣得多,失去得可能更多,看个人取舍吧。
地方上的小型私企,基本就固定在本市及周边城市接项目,触角也只有这么长,毕竟是私企。在地方私企里面,慢慢熬,把握机会表忠心,取得老板信任之后,慢慢的工资和职位也会有所上升,钱虽然少一点,但亲人都在身边,能天天回家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吧。
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先去国企历练,学经验,考到相关职业证书之后如果在国企没有特别好的发展机遇就回家乡发展了。
没有关系的持证人员进入私企,一般就两点,第一,求财,私企对持证人员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工资也能自己去谈,也要看具体项目的;第二就是求稳定,一般私企都是固定在某个城市接活干,考到证之后想回家乡发展,多点时间陪陪父母老婆孩子。
这些进入私企的,我个人觉得要么就是找个过渡,进入当地市场慢慢混,之后准备考公务员或者熟悉市场行情之后自己出来做老板啥的,没有哪个有证的说会一直在工地上做,除非是老板或者老板亲戚或有实权的管理者。
至于去甲方的,一般也是冲着甲方的高薪去的,而且也不需要像在实施工程单位一样全年无休。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前景还是不错,都是往职业经理人的岗位走,施工单位跳甲方也是最常见的选择了,有证有经验熟悉施工单位的套路之后,去甲方做工程管理还是可以的。
项目体量要单独拎出来说一说。私企基本上都是些小项目,且以住宅项目居多,也有专门做钢结构、市政园林、装饰装修等分项工程的。而国企基本上项目体量都比较大,地标建筑、大型医院、机场、体育馆等体量较大的项目都是中字头在做。
所以先去国企跟一两个项目再跳槽的话,面试的时候可以说:“知道XX项目吗?的!总投资X百亿!”虽然大概率你也只是参与其中一部分(体量大的基本上是集团公司牵头,各子/分公司瓜分),但是这完全不影响你在简历上添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私企相对而言项目少一点,体量小,但也足够养活公司员工,发财那是老板的事;项目分布基本在本市,你甚至可以每天回家。
国企有非常完善的工资制度,在你成为项目管理人员之前,会有个大几千的工资,副经理级别以上会有项目兑现,足够养家糊口。在五险一金方面,国企基本上全部覆盖的,虽然在我看来钱也不多,但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吧。
另外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尤其是应届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们,招聘的时候别人说工资八千,你要问一下这是税前还是税后,要问一下是应发还是实发。一般而言都是税前的应发工资,等你真正入职拿到工资的时候可能只有六千多,觉得上当受骗了,其实并没有,扣完税扣完五险一金,可不就是这么多么。所以在求职的时候别人说多少多少,你要在心里盘算一下扣完这些杂七杂八的到手还有多少,别到时候失望。
很多私企是不给员工买五险一金的,见过很多工资过万,但是为了不交税,公司让他们交两张卡,一张卡发一半的,这样就可以不交或少交税。有时候私企员工的工资看起来比国企员工高,但其实算上这些扣掉的,是相差无几的。
国企看似工资稍低,但社保等都有交,工地包吃包住还发制服,省吃俭用一点三五年在老家付个首付应该是没问题的。
前面也说了国企做的项目基本都是体量较大的大型项目,而且国企基本都是总包单位,协调各个分包、调度工地资源、安排各项目方案落地、紧抓进度质量安全,对于培养大局观、全局观有较大帮助。
而且国企也背着一份社会责任,抗震救灾什么的,只要组织有需要,可以不计成本地投入,因为它并不是完全以营利为目的。
私企基本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以挣钱为第一要务。这一点在评奖的时候可以看出来的,有时候工程项目评奖评优,是要花很大一笔费用的,但很多私人老板都不愿意花这笔钱,觉得买来一张奖状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他们不会想到这个奖项能给公司带来多少荣誉,为扩大市场带来多少隐性的利益。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是如此,只想着多快好省,累死累活做了好事却只换来有关部门的一句口头嘉奖,傻X才做这种事。
当然了,眼界格局这种东西,并不能在短期内给你带来巨大的利益,算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得到收获。
在国企内部公司机关里面也有很多职能部门的,很多实施工程单位也有自己的设计院、BIM技术中心、市场部门等,机遇好能力强的话,可以通过内部竞聘换岗到机关,从此过上朝九晚五没羞没躁的幸福生活。
跳槽的话绝大多数都是往甲方走,也有混熟了自己去做劳务分包继续跟着国企混只是自己当老板了,挣得当然比国企正式员工高。
在私企做久了之后,地头熟了,行业情况摸清了,有些人会选择自身出去当老板,又或者做建材供应,更有甚者看到别的行当的好机会,果断换车出发的。
转行机遇这种东西,有勇气有魄力有能力又有机会的,极少极少,因人而异,与国企私企的关系并没那么大。
建筑施工国企:历史悠远长久,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工资待遇都很完善,升职路径都很明了,项目体量大,分布广,背井离乡是免不了的。
建筑施工私企:底子较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等方面都有待改进,能力突出可快速成长,项目体量较小,分布较集中,可以照顾到家庭。
对于我等平民百姓而言,一般建议是先去大型国企学习一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有一两个完整的大型项目施工经验,考到证书之后再回家乡过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幸福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独角兽早报 茅台回应“自制假茅台被鉴定为线年前全数沽出英伟达;美的置业进行股权重组
LuX-Valve Plus助力2024 Taipei Valve Summit 同心共行,一路相瓣
无人驾驶公司Momenta完成美股上市备案,通用、上汽、奔驰等参投,自动驾驶行业迎“上市潮”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子系大乱斗!红米K80 Pro、iQOO 13、一加13、线 Pro谁能赢